各鎮人民政府、街道辦事處,區政府各部門,區直各單位:
區政府辦按照2023年政務公開工作績效評估指標要求,對今年第三季度全區政務公開工作進行了檢查,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:
一、基本情況
1.政務信息報送情況。各單位共報送政務信息603篇,區政府辦采用202篇,向省政府辦公廳、市政府辦公室上報26篇。29個單位完成信息報送任務,其中報送較好的單位:區市場監管局。?
2.政府網站責任欄目維護情況。區政府網站發布法定主動公開類、重點領域類政府信息465條,專題專欄類政府信息295條。發布及時、規范的單位:區衛健局。
3.區長信箱和依申請公開辦理情況。受理區長信箱44件,已辦結44件;收到依申請公開申請信件9件,均按流程辦理,無逾期信件。
4.政務新媒體管理情況。截至目前,全區25個政務新媒體共發布各類信息930條,轉載指定黨中央、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等權威信息211條。運營規范且轉載及時的單位:區招商局(微信訂閱號“投資渭濱”)。
二、存在問題
1.政務新媒體監管不到位。如清姜辦、區教體局未按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要求,違規私自開設“清姜故事”“渭濱區教育體育局”微信視頻號;區行政審批局(微信訂閱號“渭您服務”)“政務服務好差評”功能過期,未及時做下線處理。
2.信息發布審核把關不嚴。如區醫保局發布的《寶雞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和醫療救助政策宣傳方案》中關于“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”存在表述錯誤;區應急管理局在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”中“抗旱”一詞重復出現,在《凝心鑄魂強黨性學深悟透建新功》信息中存在政治性錯敏表述;區教體局有4篇信息發布日期不準確,發布內容存在多處錯敏。
3.網站責任欄目更新不及時。如區教體局未按要求及時更新領導信息;區工信局7月份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”欄目未更新信息;區交通局7月份“交通運輸”欄目多次提醒仍未按要求更新。
4.政務信息報送不積極。12家單位未完成信息報送任務,區住建局信息報送數量較少。
三、工作要求
1.提高站位,強化審核審查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是政府機關履行職能、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有效形式,事關政府形象。各鎮街、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,壓實網絡意識形態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,狠抓信息發布、轉發審核審查關,嚴格執行“三審三校”“編審分離”“讀網糾錯”等制度,確保管理運維規范嚴謹,信息發布準確無誤。
2.明確要求,強化規范流程。根據《渭濱區政府系統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》相關要求,各單位擬開設政務新媒體,要經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后,向區政府辦提出申請,經市政府辦審核,報省政府辦公廳批準。同時,各單位開通政務新媒體,必須在全國政務新媒體信息報送系統備案登記,明確名稱、開設主體、開辦平臺、主管領導、運維人員等。未按要求開設的政務新媒體,各責任單位必須立即關停。
3.完善功能,強化政民互動。各單位要暢通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互動渠道,并做好功能建設與維護;要高度重視區長信箱和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理,對于群眾訴求要按時辦理,及時有效解決,對群眾回復要依法有據、嚴謹規范、態度誠懇,杜絕出現拖延辦理、推諉扯皮、態度生硬、答非所問等問題;要切實提高政策解讀質量,建立健全單位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解讀機制,切實提高政策的可讀性和傳播效果。
4.加大排查,強化問題整改。各單位要按照“誰開設誰負責、誰主辦誰主管”的原則,加強對責任欄目和政務新媒體的監管,充分利用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監管平臺,定期進行信息核對、隱患排查,對反饋問題按要求限時完成整改。各單位要對照本次通報問題,舉一反三,認真開展自查自糾,全面進行問題整改,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工作質效。本次被通報的單位,要迅速整改,于10月31日前將整改情況經單位主要領導簽字蓋章后,報區政府辦公室(區行政中心211室)。